《机构分析与综合》是研究和探讨机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专门科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创新性。该课程是在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深化,其研究内容是围绕机构的组成与结构、机构的运动分析与综合以及机械系统动力学等内容。未来培养更高级的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还要学习高等机构学,掌握空间机构的结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更深入学习机构动力学的内容,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科学技术的需求。学习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机构创新设计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课程共2学分,分32学时,属于非学位课,面向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开放。
《机构分析与综合》教学大纲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Mechanisms
一 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SS073019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 时:32
学 分:2.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大纲撰写人:李映君
推荐教材:高等机构学(机械工程研究生规划教材),张春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
参考书目:1. 高等机构学 第2版,韩建友 杨通 于靖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2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进一步扩展学习高等机构学,掌握空间机构的结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更深入学习机构动力学的内容,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科学技术的需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一下几方面的能力:
1、运用数学基础进行机构的运动、动力等分析的能力;
2、运用机构学的理论进行创新机构的综合;
3、了解机构学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进行专项课题方向的应用。
三 教学安排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一)理论教学 建议学时:32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搞清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机构学的发展现状与动向
第二节 高等机构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等机构学的数学基础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总结机构分析与综合用到的数学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坐标变换和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矢量及其运算
第三节 常用坐标变换
第四节 常用矩阵运算
第五节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六节 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三章 机构的结构理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空间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以及机构的综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以及空间机构的型综合。
[授 课 方 法] 教师课堂讲授结合学生课堂分组研讨。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理论
第二节 机构的自由度
第四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五章 低副机构的运动综合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刚体导引机构和空间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刚体导引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三节 空间刚体导引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四节 轨迹发生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五节 函数发生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六章 高副机构基础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瞬心线机构及其应用以及共轭曲线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瞬心线机构及其应用。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瞬心线及其性质
第三节 瞬心机构及其应用
第四节 共轭曲线及其方程
第五节 共轭曲线机构及其应用
第七章 机器人机构简介 建议学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熟悉动力学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器人机构运动学
第三节 机器人机构静力学
第四节 机器人机构动力学简介
第八章 仿生机构概述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情况,弹性滑动及打滑等,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步骤,以及 V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装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仿生机构的生物运动学基础
第三节 仿生机构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以及平面机构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和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
第三节 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第四节 平面机构惯性力矩的平衡
第十章 机构弹性动力学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含有弹性元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能够对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常见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含有弹性构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分组研讨。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含有弹性构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第三节 凸轮机构弹性动力学
第四节 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
第五节 简单机械系统的弹性动力学
第十一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了解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熟练进行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二节 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四 考核方案
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课堂研讨成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