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98674
注册
登录
机构分析与综合

课程代码:QZ073006,SS073019

课程负责人: 李映君
共建教师: 李发家 杨雪4063 王桂从
课程建设:省级优质课程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开课时间:2020年02月04日 学习人数:76人
有效时间:开始:2023-04-24   截止:2023-06-30 评分:
超过学习截止日期,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课程简介

    《机构分析与综合》是研究和探讨机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专门科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创新性。该课程是在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深化,其研究内容是围绕机构的组成与结构、机构的运动分析与综合以及机械系统动力学等内容。未来培养更高级的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还要学习高等机构学,掌握空间机构的结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更深入学习机构动力学的内容,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科学技术的需求。学习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机构创新设计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课程共2学分,分32学时,属于非学位课,面向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开放。

展开
教学大纲

《机构分析与综合》教学大纲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Mechanisms

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SS073019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   时:32

学   分:2.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大纲撰写人:李映君

推荐教材:高等机构学(机械工程研究生规划教材),张春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

参考书目:1. 高等机构学 第2版,韩建友 杨通 于靖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进一步扩展学习高等机构学,掌握空间机构的结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更深入学习机构动力学的内容,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科学技术的需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一下几方面的能力:

1、运用数学基础进行机构的运动、动力等分析的能力;

2、运用机构学的理论进行创新机构的综合;

3、了解机构学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进行专项课题方向的应用。

 教学安排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一)理论教学                                       建议学时:32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搞清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机构学的发展现状与动向

  • 机构学的发展现状
  • 机构学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  高等机构学的研究内容

  • 本课程的内容与性质
  • 本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  高等机构学的数学基础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总结机构分析与综合用到的数学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坐标变换和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矢量及其运算

  • 矢量点积
  • 矢量叉积
  • 矢量微分
  • 矢量的复数表达

第三节  常用坐标变换

  • 齐次坐标
  • 坐标变换

第四节  常用矩阵运算

  • 刚体位移矩阵
  • 旋转矩阵及其微分

第五节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Newton-Raphson法的基本原理
  • 吴方法简介

第六节  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微分方程
  • Runge-Kutta-Merson

 

第三章  机构的结构理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空间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以及机构的综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以及空间机构的型综合。

[      ] 教师课堂讲授结合学生课堂分组研讨。

[      ]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理论

  • 运动副
  • 运动链
  • 机构

第二节  机构的自由度

  • 空间闭链机构的自由度
  • 空间开链机构的自由度
  • 单环闭链机构的自由度
  • 计算机构自由度应注意的事项
  • 多环闭链机构的自由度
  •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杆组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综合
  • 结构综合的基本理论
  • 图论的基本知识
  • 图与运动链的变换
  • 构图示例
  • 平面机构的演化
  •   空间运动链的型综合
  • 概述
  • 等价运动链
  • 不等价排列数的计算

 

第四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建议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

[     ] 以学生课堂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

  • 位移方程建立
  • 运动分析实例

 

第五章  低副机构的运动综合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刚体导引机构和空间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方法。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概述

  • 机构综合
  • 机构综合方法

第二节  平面刚体导引机构的运动综合

  • 刚体导引机构
  • 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方法
  • 刚体导引机构综合实例

第三节  空间刚体导引机构的运动综合

  • S-S导引杆
  • R-S导引杆
  • R-R导引杆
  • C-S导引杆
  • C-R导引杆
  • 空间刚体导引机构综合实例

第四节  轨迹发生机构的运动综合

  • 平面轨迹发生机构的综合
  • 空间轨迹发生机构的综合

第五节  函数发生机构的运动综合

  • 平面函数发生机构的综合
  • 空间函数发生机构的综合

 

第六章  高副机构基础                   建议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瞬心线机构及其应用以及共轭曲线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瞬心线机构及其应用。

[      ] 以学生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瞬心线及其性质

  • 瞬心线的形成
  • 瞬心线机构及其性质
  • 瞬心线封闭的条件
  • 瞬心线方程

第三节  瞬心机构及其应用

  • 再现连杆机构的瞬心线机构
  • 瞬心线机构的设计
  • 瞬心线机构的应用

第四节  共轭曲线及其方程

  • 共轭曲线及其性质
  • 共轭曲线的方程

第五节  共轭曲线机构及其应用

  • 齿轮类高副机构的设计
  • 凸轮类高副机构的设计

 

第七章  机器人机构简介                                     建议学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熟悉动力学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 以学生分组研讨为主,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      ]

第一节  概述

  • 机器人机构的分类
  • 机器人机构的应用
  • 机器人机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机器人机构运动学

  • 位姿分析
  •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第三节  机器人机构静力学

  • 串联机器人机构
  • 并联机器人机构

第四节  机器人机构动力学简介

 

第八章  仿生机构概述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情况,弹性滑动及打滑等,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步骤,以及 V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装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概述

  • 仿生学的研究内容
  • 仿生机构

第二节  仿生机构的生物运动学基础

  • 步行运动机理与分析
  • 昆虫翅翼动作的运动机理与分析
  • 爬行动作的运动机理与分析
  • 鱼类动作的运动机理与分析

第三节  仿生机构

  • 步行仿生机构
  • 飞行仿生机构
  • 爬行仿生机构
  • 抓取仿生机构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以及平面机构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和方法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机构的平衡原理

  • 平面机构平衡的基本条件
  • 机构平衡方法

第三节  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 机构惯性力的向量平衡条件
  • 铰链四杆机构的惯性力平衡
  • 含有移动副的四杆机构的平衡
  • 惯性力完全平衡的条件及最少配重数
  • 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

第四节  平面机构惯性力矩的平衡

  • 机构惯性力矩的表达式
  • 铰链四杆机构的惯性力矩
  • 惯性力已平衡的四杆机构的惯性力矩
  • 惯性力矩的平衡条件
  • 用平衡机构平衡惯性力矩

 

第十章  机构弹性动力学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含有弹性元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能够对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常见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含有弹性构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      ]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分组研讨。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含有弹性构件的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 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 建立运动方程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凸轮机构弹性动力学

  • 建立动力学模型
  • 建立运动方程
  • 运动方程的求解

第四节  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

  • 构件的弹性运动
  • 单元坐标和系统坐标
  • 单元力和系统力
  • 单元位移函数
  • 单元运动方程式
  • 系统运动方程式

第五节  简单机械系统的弹性动力学

  • 建立轧钢机的动力学模型
  • 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一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了解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熟练进行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      ]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      ]

第一节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 等效力学模型
  • 运动方程的求解

第二节  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 运动方程式

 

考核方案

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课堂研讨成绩等。

 

                                         

展开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李映君,教授、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讲授本课程共3届。团队成员工作两年以上教师比例为100%,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00%;团队负责人李映君、主讲教师王桂从于2013年去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课程组教师状况。 序号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备注 1 李映君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2 杨 雪 讲 师 研究生/博士 3 李发家 讲 师 研究生/博士 4 王桂从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5 张明远 讲 师 研究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