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96424
注册
登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

课程代码:SS051026

课程负责人: 周春华
共建教师:
课程建设:省级优质课程 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时间:2019年06月29日 学习人数:6人
有效时间: 永久有效 评分:
课程简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课程是面向化学学科内各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程。该课程阐述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机理及其共性规律,介绍了近年来高分子学科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的研究课题中有关聚合物的合成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该课程开设至今,在深化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高分子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的基础理论,运用理论合成自身课题所需产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扩大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在研究工作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结构联系性能,教学联系科研,知识能力并重

通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机理及其共性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系统科学的高等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为后续的研究课题中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加强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补充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反应联系结构,教学联系科研,知识能力并重为目标,以济南大学课程中心先进的校园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完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精品课网站,搭建高水平教学的优质课程平台。树立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拓宽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交叉渗透课题组老师所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内容、最新科研成果,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生命力。

教师层面上,探索主讲制下多师合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密切联系每位教师的科研成果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层面上,创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的分层次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强化三基知识的前提下,同时增加探究式学习内容,如设置[探索·发现]栏目,提出与生活生产或学科前沿相联系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教与学协调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
教学大纲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进展》教学大纲

Advances in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课程编码:SS051026       学分:2.0          课程类别: 学位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        上机: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推荐教材:现代高分子物理学(中科院化学所研究生专用)。参考书目: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 能够运用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课程知识,表达高分子材料的工程问题,建立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决定其性能的关系,并能正确理解和分析。

2. 能够以高聚物的分子运动机理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因素,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改性和应用等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评估预测。

3. 能够运用高分子物理的工程思维和方法针对确定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应用等设计/开发目标和解决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4.在掌握高分子物理基本知识和表征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与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研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对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改性、应用等影响等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取得有效的结论。

 

               

各章节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

(一)高分子化学进展简介(1学时)

1、最新进展综述

2、进展的主要方向

(二)活性聚合(1学时)

1、概述

2、阴离子活性聚合

3、阳离子活性聚合

(三)自由基活性可控聚合(1学时)

1、概述

2、自由基可控活性聚合的特点

(四)超支化聚合物与树枝状聚合物(2学时)

1、概述

2、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点

3、超支化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区别

树枝状聚合物的基本应用前

(五)大分子引发剂(1学时)

1、大分子引发剂的结构特点

 2、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方法

3、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

(六)等离子体聚合(2学时)

1、概述

2、等离子体聚合反应

3、等离子体聚合反应机理

4、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

(七)模板聚合(1学时)

1、概述

2、模板的合成

3、模板聚合过程

模板共聚

(八)分子印迹聚合(1学时)

1、分子印迹聚合的基本原理

2、分子印迹聚合的分类与特点

3、分子印迹聚合的应用

(九)微波聚合(2学时)

1、微波聚合的特点

2、微波聚合的应用场所

3、微波等离子体聚合

4、高分子微波改性

(十)高分子光聚合(2学时)

1、光聚合的特点

2、光聚合的分类

3、光聚合适用范围

感光基团的高分子的合成方法

(十一)微乳液聚合(1学时)

1、微乳液聚合的概念和制备

O/W型微乳液聚合

W/O型微乳液聚合

4、微乳液聚合的应用

(十二)高分子结构(Chain Structure of Polymer)(3学时)

1、近程结构(Short-range structure of polymer chain

2、远程结构(Lang-range structure of polymer chain

3、链结构的表征方法(characterizationstructure of polymer chain

4、高分子的凝聚态(Aggregate Structure of Polymers

1)高分子的晶态结构(The Crystalline State

2)聚合物非晶态及其结构模型(The Amorphous Polymers

3)取向现象(Orientation Phenomena

4)单链凝聚态(Single-chain Condensed State

(十三)聚合物的分子运动与转变(Molecular Motions and Transitions of Polymers)(3学时)

 1、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Molecular Motions of Polymer

 2、聚合物的力学状态(Five Regions of Mechanical Behavior

 3、聚合物玻璃化转变(Glass Transition of polymer

1)聚合物热转变的测定方法(Methods of Measuring Transitions in Polymers

2)玻璃化转变理论(Theories of Glass Transition

3)影响 Tg的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Tg

4、聚合物的结晶过程(Crystallization of Polymer

1)聚合物等温结晶过程

2)聚合物非等温结晶过程

5、结晶和熔融热力学(Thermodynamics of Crystallization and Fusion

(十四)聚合物的流变性能Polymer Rheology 3学时)

1、熔体流动Melt Flow

2、聚合物的粘性流动 Viscous Flow of Polymers

1)机理(Mechanism

2)链缠结理论(Explanation in View of Entanglement

3、影响聚合物的粘度的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Viscosity of Polymer

4、聚合物熔体的弹性效应(Elastic Effects in Polymer Melt

(十五)聚合物的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3学时)

1、力学行为的基本的物理量

2、橡胶弹性(Rubber Elasticity

3、聚合物的粘弹性(The Viscoelasticity of Polymers

4、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Yield and fracture

1)聚合物的应力-应变行为(Stress Strain Behavior of Polymers

2)聚合物的屈服(Yielding of Polymer

3)聚合物的断裂理论(Fracture Theory of Polymers

4)聚合物的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ofPolymers

5)聚合物的韧性(Toughness of Polymers

(十六)聚合物共混的研究进展(Advanced Developments in Polymer Blends)(2学时)

1、聚合物共混物的概念、品种及性能

2、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及相结构

3、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分离动力学行为

4、结晶性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与结晶行为

5、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与增容

(十七)高分子溶液(Polymer Solutions )(2学时)

1、高分子溶液的特点

2、混合溶剂的性质

3、稀溶液理论的研究进展

4、高分子θ溶液

5、水溶性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6、聚电解质溶液应用及其进展

教学方法

1.本课程按照聚合物结构决定性能高分子分子运动特点这两条高分子物理的主线展开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的讲授突出基础,强调重点,对教科书中的内容有所舍取,课堂上讲述要点与学生课后自学相结合。

2.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图片、动画、视频进行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法、学生自主授课等。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在课内讲授过程中通过提问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3.教学中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去相关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并写读书报告。

4.学生分成每4-6人一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布置课程讨论专题,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文献,撰写读书报告,制作PPT演讲稿,上台演讲PPT,老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考核方式

自主授课和自学内容讨论,闭卷考试,综合评分。

 

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考核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成绩实行百分制。

(一)平时成绩:该课程的成绩由考勤与课堂表现(包括对自学内容反馈和自主授课)、平时作业,其中考勤占30%、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40%

(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总成绩 = 平时成绩 × 20%  +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 80%

 

撰稿人:周春华   审核人:寿崇琦

展开

教学团队

周春华 女 1964.4 教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授课答疑 寿崇琦 男 1963.5 教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授课答疑 胡丽华 女 1985.6 讲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PPT制作,答疑 刘继涛 男 1983.8 讲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PPT制作,答疑 姜绪宝 男 1982.10 讲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PPT制作,答疑 李学 男 1964.3 教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授课答疑 1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 本课程组现有教师共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100%,1人有出国留学经历,教授3名,讲师3名,均已工作5年以上。本课程组中,济南大学教学名师1人,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1人。 课程组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累计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论文50余篇。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课程组为配合课程体系改革,主编具有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 课程组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该团队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成为老中青相结合、职称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优秀团队,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2 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 本课程组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富有生机和活力。课程组成员中, 50岁以上3人,30-40岁3人,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朝气蓬勃、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团队。 3 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 6位教师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他们把各校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融入教学中,有利于本课程的学科交叉及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 行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情况 课程负责人周春华教授获得两项科技进步奖,主讲教师李学和寿崇琦教授有多年的企业合作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高等有机化学课程近年来注重与国内本学科领域专家建立联系,聘请专家对本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做具体指导,如同济大学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杨金虎,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特聘教授曲良体、张加涛等,都曾亲临我院进行指导,通过学术报告、师生座谈等形式,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与科研的互动、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学科的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做过具体的指导,为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另外,我们还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如金城集团董事长赵鸿富和山东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叶青,通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方式,对我们的教学实习进行指导,为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5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多年来,本课程组一直引进有不同学术背景博士加入,注重学术背景和专业领域,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1人获济南大学教学名师,1人获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周春华教授带领的高分子物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十分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话题,教研室时常组织教研活动,大家交流心得,制定目标。利用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教学改革的经验,追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鼓励教学研究。近几年来,本团队在教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主持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了2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在教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