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96663
注册
登录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课程代码:QZ011013

课程负责人: 袁曙光
共建教师:
课程建设:专业学位课程 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开课时间:2020年02月05日 学习人数:12人
有效时间: 永久有效 评分:
课程简介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法学专业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等。刑事诉讼立法以及司法实践需要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指导,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刑事诉讼法律进行改革,也需要理论的不断创新因此,刑事诉讼基本理论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刑事诉讼法是大学本科教学中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由此决定了该学科教学应当按照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优化。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学中有关刑事程序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学》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更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课程。

展开
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周次: 第一周

学时:  4

授课内容:

第一编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目的要求:

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和性质;

基本理念:保障人权、司法公正、控审分离、控辩对等、诉讼效率

作业与思考题:

程序法本身的价值问题

保障人权的范围问题

周次:第二周

学时: 4

授课内容: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

第三节  刑事诉讼结构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中各主体的诉讼地位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民法院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公安机关

第五节  其他专门机关

目的要求:

诉讼模式:弹劾式诉讼;纠问式诉讼;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

法院的领导体制

刑事诉讼专门机关;

作业与思考题:

我国关于诉讼模式改革的问题

周次:第三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五章   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第三节   被害人

第四节   单位参与人

第六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侦察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目的要求:

刑事诉讼中参与人的概念和分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检察权、审判权独立行使的概念

作业与思考:

思考:我国法律中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现状及问题

周次:第四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四节  依靠群众

第五节  以是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第八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九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第十节   审判公开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第十二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三节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目的要求:

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

无罪推定;

审判公开;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作业与思考:

思考:

1、我国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

2、无罪推定的内涵

周次:第五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二编刑事诉讼制度

第七章  管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案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八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人员范围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目的要求:

管辖的概念;

确立管辖的原则;

立案管辖的概念及公、检法机关立案管辖的范围;

职能管辖、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

管辖回避的概念及意义;

回避的种类及理由;

回避的适用人员及程序;

作业与思考: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管辖制度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回避的实际应用的价值

周次:第六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1. 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 辩护
    第二节 代理
    第十章   刑事证据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目的要求:
    辩护人的范围;
    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诉讼代理的种类。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特征;
    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作业与思考:
    如何更好的发挥辩护权的作用
    周次:第七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1. 证据的种类
  2. 证据的分类
    第十一章  证据规则
  1. 证据规则的概念、意义
  2. 若干证据规则    
    目的要求:
    证据的种类;
    口供与:“证据之王”;
    证人证言;
    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重要的证据规则
    作业与思考:
    结合案例理解各种证据形式
    周次:第八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1.  
  2. 证明标准
  3. 证明责任
  4.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
    目的要求:
    证明要求;
    疑案处理;
    证据收集的特殊要求;
    作业与思考:
    结合案例理解间接证据对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
    周次:第九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十三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拘传
  1.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2. 拘留
  3. 逮捕
    目的要求:
    强制措施的概念;
    拘传、传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作业与思考:
    目前学界对强制措施改革的主要观点
    周次:第十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十四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十五章  期间、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六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一节  诉讼中止  
    第二节  诉讼终止
    第三编  审前程序 概述 形成 改革
    第十七章  立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目的要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意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期间的计算;
    送达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立案的概念;
    立案必须具备的条件;
    立案的程序;
    侦查行为的种类。
    作业与思考:
    结合案例分析附带民事诉诉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周次:第十一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十八章  侦查
  1. 概述 (试验:询问犯罪嫌疑人模拟 2学时)
  2. 侦查行为
  3.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帮助
  1. 侦查终结
  2. 人民检察院的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3. 补充侦查   
  4. 侦查监督
    目的要求: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性质;
    侦查终结的条件和程序;
    补充侦查的几种情况;
    起诉的概念、任务;
    公诉的概念及条件;
    不起诉的概念、种类和意义;
    自诉案件的范围和提起自诉的条件。
    作业与思考: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作用,是否有扩大的可能
    周次:第十二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十九章  起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审查起诉
    第三节   提起公诉
    第四节   不起诉
  5. 提起自诉
    目的要求:
    提起公诉的条件;
    不起诉的各种情形;
    自诉的提起。
    作业与思考:
    我国自诉案件范围是否存在问题
    周次:第十三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四编  审判程序
    第二十章审判程序
    第一节  审判程序概念 任务 模式 原则 审级制度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
        一审程序
        特别程序
        判决 裁定 决定
    目的要求:
    实践一:通过旁听直观的了解刑事诉讼的第一审普通程序。
    实践二:通过模拟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诉讼程序。
    作业与思考:
    通过实习谈谈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认识
    周次:第十四周
    课时:4
    授课内容:
    第二十一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二审      程序的审判
  1.   上诉不加刑原则
  2.   对扣押、冻结财务的处理
    目的要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二审终审制;
    上诉、抗诉的概念;
    上诉不加刑原则。
    作业与思考:
    深入理解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及意义
    周次:第十五周
    第二十二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死刑核准的权限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周次:第十六周
    第二十三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申诉材料与审查处理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第四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按件的重新审判
    目的要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意义
    审判监督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重新审判的方式和程序;
    重新审判后的处理;
    作业与思考:
    我国死刑复核权收回的意义
    周次:第十七周
    第五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四章  执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种类与执行机关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复习——辅导与答疑(2学时)
    目的要求:
    执行变更;
    假释、减刑;
    暂予监外执行;
    分析我国现在执行难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业与思考:
    审判监督程序中是否存在需要的改革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次:第十八周
    第六编 特别诉讼程序
    第二十五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十六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目的要求:
    概述 特有原则 主要特点等
展开

教学团队

团队介绍未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