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词汇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词语构成、造词法、词义的聚合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等方面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拓宽和加深学生的有关现代汉语的知识面,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 次 |
教学 周 |
学时数 |
主要授课内容 |
授课 方式 |
课外 要求 |
授课 教师 |
1 |
1 |
2 |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词 二、现代汉语词的辨识 三、现汉汉语词汇研究的意义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2 |
2 |
2 |
第二章词素 一、什么是词素 二、词素的类型 三、词素的辨识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3 |
3 |
2 |
第三章 构词和构形 第一节 现代汉语构词 第二节 现代汉语构形 第三节 构词和构形的区别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4 |
4 |
2 |
第四节 词位 一、关于词位 二、词位的确立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5 |
5 |
2 |
第四章 词义 第一节 词义概说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6 |
6 |
2 |
第二节 词义和概念 一、词和概念的关系 二、词义和概念的关系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7 |
7 |
2 |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位 二、义位的性质 三、义位划分的原则 四、义位、义项和词义之间的关系 义素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8 |
8 |
2 |
第五章 词义的类聚 第一节 词义类聚的标准和原则 第二节 单义词和多义词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9 |
9 |
2 |
第三节 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概念 二、同义词的类别 三、同义词的辨析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0 |
10 |
2 |
第四节反义词 一、反义词的概念和特征 二、反义词的类型 三、言语反义词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1 |
11 |
2 |
第五节 同位词、类属词、亲属词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2 |
12 |
2 |
第六章 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 第一节 词义演变的类型 第二节 词义规律的形成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3 |
13 |
2 |
第七章 固定用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歇后语 四、谚语 五、专门用语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4 |
14 |
2 |
第八章 词汇的动态形式探索 第一节 词汇的动态存在形式 一、词汇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 二、形成词汇运动发展的原因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5 |
15 |
2 |
第二节 词汇历时的动态运动形式 一、历时的动态运动形式与词汇发展史 二、汉语词汇动态运动历时情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16 |
16 |
2 |
第三节 词汇共时的动态运动形式与词汇规范 一、共时动态运动形式表现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词汇规范问题 三、词汇的动态运动状况是词汇规范工作的中心试点
|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 |
徐小婷 |
|
|
|
|
|
|
|